公众活动/祷告
进入场景
耶稣基督
耶稣生平

耶稣(古希腊语:Ἰησοῦς,可拼为Iesous),基督教的中心人物,是基督教的开创者。

按照新约圣经的记载和传统的基督教信仰,耶稣基督本是三位一体的永恒的神的第二位格,称为圣子。为了将人类从罪恶中拯救出来,他降世为人,道成肉身,他是旧约撒迦利亚书中所预言的弥赛亚(天主教思高译本译为「默西亚」),就是受膏者的意思,因为他是神所膏的君王和大祭司。在公元元年左右的罗马帝国犹太地区,童贞女马利亚受圣灵感孕,生下耶稣。他三十岁开始传道,自称神的儿子,宣扬爱神和爱人的福音,宣称信他的人会永远不死。传道三年以后,他被犹太祭司该亚法控告,被罗马官府判处死刑,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而这正好成就了耶稣降世的目的,他的死为人的罪付上赎价。他三天以后复活,显现给他的门徒看有四十天之久,然后升天,坐在父神的右边。他还要荣耀再来,审判一切的活人死人,信从他的人将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见「使徒信经」)

耶稣的生平基本上全部记载在新约圣经的四本福音书上。学者普遍同意有耶稣其人生活在那个时代,但他的身份问题,比如他是否是童贞女怀孕所生,他是否行过那些神迹,是否死后复活,是否是神的儿子,甚至是神等等,成为许多宗教(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许多哲学思想的争论的焦点。
耶稣源流

耶稣生平主要记载在《新约圣经》的四福音书,在罗马帝国时代的官方历史文献上则只有零星的侧面记载。下面是圣经中记载的和基督教传统上所信的耶稣的生平。
降生

耶稣降生

耶稣基督本是三位一体的永恒的神的第二位格,称为圣子。为了将人类从罪恶中拯救出来,他降世为人,道成肉身,他是旧约圣经所预言的弥赛亚,就是受膏者的意思,因为他是神所膏的君王和大祭司。

在公元元年左右的罗马帝国犹太行省,大希律王统治期间,在加利利地区的拿撒勒城,有一位童贞女马利亚已经许配了一个木匠约瑟,还没有迎娶,天使加百列向她显现,宣告她将要由圣灵感孕,可以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为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拯救出来。约瑟是大卫的后代,是一个义人,因为马​​利亚的身孕,想把她暗暗地休了,经过天使向他说明而回心转意。

因为当时的人口普查,所有的居民都须各归故乡,约瑟带着怀孕的马利亚前往大卫的城伯利恒,客店里没有地方住,在马槽里生下耶稣。那天晚上,天使向野地里的牧羊人显现,宣告主基督的降生,他们便来拜访耶稣,把天使论这孩子的话传开了。东方的博士看见了他的星,带着礼物也来拜访。约瑟和马利亚在耶稣出生第八天按照摩西律法为他行了割礼,并于出生四十天在耶路撒冷的圣殿行洁净礼。

大希律王听到有一位要做犹太人之王的婴孩诞生,便要除灭他,约瑟受到天使的警告带着马利亚和耶稣逃往埃及,大希律杀死了伯利恒城内及其四境所有2岁以内的男孩。耶稣一家人直到大希律王死后才回到拿撒勒居住。基督新教认为耶稣他有几个兄弟,分别是雅各、犹大、西门与约西,还有几个妹妹。天主教认为马利亚终身童贞,没有其他子女。耶稣继承父业,亦以木匠为业。

传道

30岁时,耶稣在约旦河接受施洗约翰的洗礼,并在旷野四十天禁食祷告,其间胜过魔鬼的若干试探,往后开始在故乡加利利一带开展传道工作,有很多人跟随他,他在信徒当中亲自拣选了十二位门徒。耶稣表示祂是神的儿子,用浅近而生动的话语,包括许多比喻,宣扬天国的福音。并施行神迹,比如医病和赶鬼,让人可以信他。这过程中,他与犹太宗教领袖产生了很大的矛盾,耶稣在安息日也医病;他接近当时为犹太社会所鄙视的罪人,如税吏、外邦人、犯奸淫的妇女,予以安慰鼓励,并向他们传讲福音;他批评犹太宗教领袖的形式主义和假冒伪善,这些宗教领袖仇视他,开始计划要杀他。

耶稣的传道可以看作有两方面,一是关乎神学的,主要是关于他自己的身份,和天国的降临,可以说是如何爱神;一是关乎道德的,可以说是如何爱人。

耶稣自称是天父的儿子,与天父原为一,信他的人会永远不死,他是道路、真理、生命,不借着他,没有人能够到天父那里去。

天国近了,人应该悔改,信从福音,应当爱神并且爱人,当天国降临的时候,悔改信从耶稣的人会享有祝福与永生。

「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自己就要那样对待他人」是耶稣替律法和先知所作的总结。

不可仇恨,要爱邻舍如同自己,甚至要爱自己的仇敌,为逼迫自己的人祷告。

不可贪求金钱,也不要忧虑吃什么、穿什么,要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因为我们需用的东西神都会看顾。

不可自以为聪明,要柔和谦卑,有小孩子的样式。

不可炫耀善行和虔诚,博取人的荣耀,但要做世上的光,让人通过我们的好行为,将荣耀归给神。

不要论断人,免得我们被人论断,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再去掉弟兄眼中的刺。

不可自以为义,要悔改。

不可将摩西律法形式主义化,比如坚持安息日不可治病,因而延误了病情。但要坚守律法的爱,神爱人的总纲。
受难

耶稣传道约有三年的时间,在约公元30年左右的逾越节前夕,最后一次进入耶路撒冷,受到群众的欢迎。耶稣和门徒一起吃逾越节的晚餐,这成为他最后的晚餐。这中间他为门徒洗脚,嘱咐他们也要这样彼此服事;预言自己将要受难,门徒将要四散,但会回来;为门徒祷告,应许圣灵会降下;设立圣餐的圣礼。关于圣餐的设立,圣经这么写道:

耶稣又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掰开,递给他们,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也应当如此行,为的是纪念我」。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出来的」。 (路加福音22:19-20)

犹太的宗教领袖,包括祭司、法利赛人、文士,对耶稣非常憎恨,以三十两银子收买了十二门徒之一的犹大。他带领军兵找到耶稣,以亲吻耶稣为暗号,把耶稣拘捕。他的门徒彼得(天主教称为伯多禄)拔刀削掉祭司仆人的耳朵,耶稣阻止他说:『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 』耶稣在治好了那人之后,终于被抓走了。

犹太宗教领袖以「自称神的儿子基督」的亵渎罪名控告耶稣。在犹太群众压力下,罗马帝国派到犹太行省的巡抚彼拉多先将他鞭刑,然后判处死刑,押往各各他的刑场,在十字架上将他钉死,大约三个小时以后断气。这时遍地黑暗,圣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象征着因为耶稣的死为人的罪付上了赎价,人与神之间的隔阂被除去。这是星期五,日后基督教以每年的这一天为受难节,纪念耶稣受难。关于耶稣受难的意义,圣经上这么讲:

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罪的工价乃是死(罗马书3:23,6:23)

按照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基督一次被献,担当了多人的罪。 (希伯来书9:27-28)

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 (哥林多前书5:7)

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 (罗马书5:8)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人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 (约翰福音3:16)
耶稣受审、受难的时候,众门徒非常惊恐。虽然耶稣曾经多次向他们预言自己的受难,但他们并没有准备好。曾经夸口「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的彼得,在别人问他是不是耶稣门徒的时候,居然三次否认,正如耶稣预言。耶稣受难的时候,他的门徒约翰,他的母亲马利亚和其他几位妇女在场,其他的门徒可能已经逃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