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源流
  • 姓氏图腾
    曾氏起源

    曾来源比较纯正,据有关史料查证,主要出自姒,为夏禹的後裔。相传帝舜时,鲧的妻子因梦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便赐予禹姒。据《世本》丶《元和纂》及《氏考略》所载,相传夏禹的第5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後,曾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於一个叫“鄫”的地方,在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少康的这一房子孙所建的鄫国历经夏丶商丶周三代,大约相袭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代,即西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其後代用原国名“鄫”为氏,後去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就此世时代代承袭下来,一直流传到今天。曾氏家族长久以来未曾有被外族或外冒的记录,现在曾的中国人,都是一脉传自太子巫,系出上古圣君夏禹,名副其实的四千年前是一家。所以,对於同联婚,曾氏家族一向严格禁止。

    分布地区

    1. 曾姓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一带。先秦时期,逃至鲁国的曾姓后代在鲁为官,并且就此繁衍生息下来,同时向四周地区播迁,使曾姓族人遍布于山东、河北等地。秦汉期间,曾姓人因一直以“孝”着称,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宗圣”,从而声名显赫,家族昌盛。

    2. 曾参长子曾元八世孙曾乐,曾为西汉山阴县都乡侯,曾乐之子涣有二子:旃、光。光的四世孙顼家望于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东南),是为扶风房,其二子玉、昌分别徙于冀州(治今河北省冀县)、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

    3. 曾宝之孙曾据,因避西汉末年王莽之乱,率宗族千余人自山东南迁至庐陵县(治所在今江西省吉安市西南)之吉阳乡,是为吉阳房。曾据有二子:阐与王易。曾阐的五世孙曾丞有三子:珪、旧、略。略居抚州南丰(今江西省广昌县东),为抚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临川市西)房。

    4. 从而在唐朝之前就已形成曾姓遍布全国,名人不断涌现,家族势力日渐壮大的局面,逐渐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姓之一。盛唐时期,社会安定,宗族发展速度加快,扩张、播迁亦为时尚。唐末,曾姓有入迁福建者。至宋末,由于战乱,外族入侵,曾姓又几度迁移。

    5. 元明清时期,曾姓已播迁于各地,且有远播台湾与海外各地者。当今曾姓在我国人口众多,尤以四川、湖南、广东、江西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曾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曾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六。曾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八位、台湾第十六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九。

    家族名人

    曾皙 :春秋时期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

    曾参 :春秋末期鲁国人,世称「曾子」;孔子的弟子之一,相传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

    曾元裕:唐代名将,曾平黄巢之乱并斩贼首王仙芝。

    曾铣 :明代嘉靖年间兵部侍郎,以御史巡抚山东、山西

    曾国藩:清代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中兴名臣」之一;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曾约农 :东海大学首位校长,曾纪泽之孙

    曾志朗: 中华民国前教育部长

    曾宪梓 :「领带大王」,前香港总商会主席、前全国人大常委

    曾培炎 :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曾宪林 :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财政委副主任

    曾庆红 :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曾荫权:前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曾近荣 :香港主持人,由于经常教人用「哥士的」清洁而有了「哥士的」的称号,曾参演电视剧,已去世

    曾荫培 :前香港警务处处长,退休后任职新创建集团执行董事,曾荫权胞弟

    曾志伟 - 香港艺人

    曾钰成 - 民建联创党主席

    曾德成 - 民政事务局局长

    曾灶财 - 自称九龙皇帝,闻名于街头涂鸦,其街头书法经常写上曾

    曾俊华 - 前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