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活动/祷告
进入场景
陈香梅

陈香梅 (生平简历)

    

2018年3月30日, 二次大战时美国飞虎队将军陈纳德遗孀陈香梅(Anna Chan Chennault)因中风后的并发症逝世, 终年94岁。

 

说到陈香梅的传奇故事, 不得不说其丈夫陈纳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来自美国的陈纳德将军率领一班美国志愿机师组成飞虎队, 与中国空军联手对抗日本侵略, 当年陈纳德将军领导的飞虎队战绩彪炳, 让日军闻风丧胆。


          

陈香梅生于北京, 十多岁时曾在香港就读中学, 沦陷后她返回大陆, 由于说得一口流利英语,她在二战时任职记者采访飞虎抗日将军陈纳德(Claire Lee Chennault), 两人结缘并于1947年结婚, 婚后育有两女陈美华(Claire Chennault)及陈美丽(Cynthia Chennault)。


             

1958年, 陈纳德将军因病逝世, 终年65岁, 而陈香梅其后活跃于美国政坛, 更是首位在白宫工作的华人, 更曾担任美国之音的广播员。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她穿梭美国和两岸, 长期促进中美两国的友谊和合作。她多年来热衷于社会活动, 是陈香梅教育基金会董事长, 曾任中国海外交流协会顾问、中华全国妇联名誉顾问、海南大学名誉校长等。


                   

1981年, 应中国国家领导邓小平的邀请, 她以美国总统列根特使的身份访华, 获得极高规格的接待。她曾先后当过多位美国总统的政策顾问, 绝对是世界著名的杰出华人。


                     

陈香梅不单是活跃于政坛, 她的文学修养极高, 作品颇多, 多年来她的中英著作不下数十部, 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 是陈香梅把她和陈纳德相识相爱的过程写成了一本畅销书「一千个春天(A Thousand Springs )」, 这书后来还被拍成电视连续剧。


              

2015年, 陈香梅应邀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获国家主席习近平颁赠纪念章。


陈香梅女士 悼词

香港资深传媒人员联谊会理事会

  

2018年3月30日,著名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在美逝世,享年94岁。 陈香梅女士是本会荣誉会长,本会同人惊悉噩耗,深感悲恸,唯望哲人安息,家眷节哀保重。

忆及陈香梅女士生平往事,其卓荦不凡的事迹,蜚声中外,不愧女中豪杰,令人敬佩。 「二战」期间,美国飞虎队陈纳德将军率领飞虎队负责驼峰航线的物资运输,在枪林弹雨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大公报》以客观真实的立场,记录了飞虎队故事里的中美情谊。当时刚与陈纳德将军相识相恋的陈香梅,也由此对《大公报》产生了信任和尊重。 「中央社第一任女记者」出身的陈香梅,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并于晚年担任《大公报》专栏作家长达七年,与这张百年老报结下一段特殊的笔缘。


 

陈香梅女士作为飞虎队将军陈纳德的遗孀,是走上美国政坛的第一位中国女性,美国多位总统都对她委以重任,中国几任领导人也将她尊为座上宾。享有「民间大使」美誉的她,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促进两岸交流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早已街知巷闻,广为传颂。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陈纳德将军去世后,陈香梅移居美国,并从此开始穿梭东西半球与海峡两岸,为中美邦交和海峡两岸同胞的团聚以及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奔走辛劳。


在繁忙的社会事务之余,陈香梅女士还将写作、读书作为人生一大乐事。她的著作颇丰,先后出版了《往事知多少》、《留云借月》、《一千个春天》、《陈香梅的散文与诗》等中英文著作五十多部,还于耄耋之年应邀在《大公报》撰写专栏长达七年。


数十年来,无论陈香梅女士在国际上获得怎样的荣誉和地位,她从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的女儿。她不止一次说过:「不管我手中持有何国的护照,血管里流着的是中国人的血。」她曾多次率领美国企业代表来华投资、交流。 2014年4月,陈香梅女士获颁「影响世界华人大奖」,足见她的影响力受到国际认同。 2015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陈香梅颁发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


 

陈香梅女士于2016年6月出任本会荣誉会长,我们对这位备受尊崇的长者致以崇高敬意。今溘然离逝,无不痛惜。陈香梅荣誉会长,我们永远怀念您!

 
 

 

永远的陈香梅女士
王国华先生


  

陈香梅的名字,在海峡两岸及中美两国间,知名度之高,活跃时间之长,恐怕无人出其右。邓小平曾说:“美国有一百位参议员,但陈香梅只有一个”。有人曾赞叹是“永远的陈香梅”。

大凡名人,都有其动人之处,陈香梅的动人之处,源自其情之细腻、心之博大。


陈女士在其回忆录自序中说,“情这个字实在太微妙了”。内心深处积淀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智慧与美德的她,明义重情,所以她的回忆录要“在情字上用笔”。无论是她与陈纳德将军那刻骨铭心丶至死不渝的爱情,还是对朋友的真挚友情,都是那般纯真,那般感人。记得我初次到访美国华盛顿,第一次见面,她端着一盘热春卷到宾馆迎接我们,“长途旅行,饿了吧?西餐吃不惯,吃点春卷!”她的情,就是细腻到如此无微不至的程度,我随行的几位同事都被她感动了。一九九七年,她与郝福满先生访问中国江西,郝福满先生突然发病,转送到香港伊丽莎伯医院手术治疗,住院长达三个月。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她却以70岁高龄,每天到医院陪伴、照料,一位朋友对郝福满先生说:“全世界恐怕难再找到第二个女人能像陈女士这样护理您。”陈香梅的情,细腻而持久。


她那真挚的情,源自博大的胸怀和她那颗纯净的中国心。她称自己是“半个美国人”,说:“虽然自己是美国人,长年身在海外,但心却在祖国。”她是有一颗“中国心”的美国人,时时不忘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奉献心力。抗战初期,豆蔻年华的陈香梅,违抗父命,拒迁美国,在昆明做了一名战地记者。痛别家园后的几十年,她在海外历任艰辛,依然奋斗不息,晋身美国上流社会,成为开启美国高层政坛之门的第一位华人,实乃“梅花香自苦寒来”。 30年后的1980年,陈香梅受邓小平的邀请,以美国总统特使的身份,肩负发展中美关系之使命,第一次重归故里。她写到:“离别时的中国,灾难深重,到处是逃难的人群,街头横倒着饿死的同胞。湖南大饥荒,灾民甚至盗尸为粮,举家自尽。满目苍凉,充满忧伤”。 “可是30年后重归故土,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中国,她的新,她的美,她的兴盛,她的朝气,她的纯朴亲切,她的自强不息,从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迎面向我们扑来,向我展现,向我诉说”。


听见了吗?这分明是陈香梅在伸开双手拥抱祖国大地,向自己的祖国母亲诉说30年的梦境别情,把她那颗纯净的中国心,紧紧地依偎在祖国的怀中。请记住,当她诉说这一切时,她是一位美国总统的特使。这就是陈香梅那一颗胸怀祖国的心。此后陈香梅经常穿梭往来于太平洋的上空,奔走于海峡两岸。是她第一个向蒋经国建议,开放探亲政策,使万千中国人得以骨肉团聚。在西方国家纷纷声言要“制裁”中国,祖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的1989年底,又是她毅然率领第一个庞大的台湾工商界投资考察团到大陆访问。此事当年曾震惊海内外,舆论一时纷然。可今天越来越多的台商把大陆视为最理想的投资热土的事实证明,陈香梅当年的开拓之举是历史性的。


 

陈香梅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还是一位情感丰富、勤学多产的优秀作家。七年前我约她为大公报写专栏文章时,曾问她用什么头衔,她说:“头衔不头衔无所谓,关键是写出好文章。如果一定要,就用专栏作家吧,我的理想是做一名作家”。她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出色女作家,论视野,论文采,论情感,都不比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女作家逊色。


她中英文造诣颇深,用双语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抒情或论述文章。四十年前,她就用英文写了一本感情真挚的好书:《一千个春天》。这本书在纽约出版,再版20多次,连续多年被评为畅销书,两年后在台湾出版,30年后在中国大陆出版,后又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都引起轰动。在中文方面,她更是文笔流畅清新脱俗。她的观察细腻,善于以情感人,使文章更添光彩,引人入胜。她的传记、小说、散文,各具特色,常以优雅的诗词点缀润色,更显高人一筹。在60年中,她出版了五十多部著作,她的作品,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作家陈香梅”也许更符合她的身份,而她的才华和魅力使之成为“永远的陈香梅”。




 

2015年10月, 陈香梅在香港参与了香港儒教总会及香港孔庙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六周年晚宴, 并欣然应聘为香港儒教总会及香港孔庙的永远荣誉会长, 宏扬中华文化。


                  

  就陈香梅的辞世,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陈香梅女士长期以来为促进中美两国人民友谊和交流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中方对陈香梅女士不幸逝世深表哀悼,向陈香梅女士家人表示诚挚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