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氏源流
  • 姓氏圖騰
    蔣氏起源

    1. 出自姬,周公姬旦的第三個兒子叫伯齡之後,以國名命氏。據《左傳》、《唐書•宰相世系表》、《元和纂》等所載,西周初期,周公姬旦的第三個兒子叫伯齡,被封在蔣,建立蔣國,是周朝的一個小國。後來蔣國被楚國所滅,伯齡的後代子孫就以原國名命,稱蔣。《元和纂》中記載:“周公第三子伯齡封蔣,子孫氏焉,國在汝南期思縣。”期思縣因期思公複遂而得名,治所即今河南淮濱縣城東南13公里得期思集,北鄰死河,系春秋時楚滅蔣後所置,屬於汝南郡,魏、晉時改屬弋陽郡。因此,蔣祖根在今河南省淮濱。

    2. 出自其他少數民族中有蔣。如滿、蒙古、回、拉祜、保安、布朗、苗、瑤、傣、土家、壯、羌及苦聰人有此。

    分佈地區

    1. 河南為蔣姓的最初發祥地,楚滅蔣後,蔣姓除部分留居河南外,大部外遷。秦漢之際,有蔣姓西遷入陝西,東遷入山東,其中在山東博興、壽光的蔣姓繁衍的最為旺盛,故蔣姓世代有以“樂安”為堂號的習俗。蔣姓南遷較一般姓氏都早,始於漢代,東漢建武年間,逡道侯蔣橫遭讒害,其九子避難四方,光武帝醒悟後,九子皆隨地封侯,即:公華侯潁、會稽侯鄭、臨蘇侯浙、臨湖侯曜、浦亭侯巡、臨江(今重慶忠縣)侯川、九江(今屬江西省)侯稔、雲陽(今陝西省淳化)侯默、函亭(今江蘇省宜興)侯澄。

    2. 可見,自蔣橫以後,其子孫多數散居於我國南方的江蘇、江西、浙江、四川、湖北、湖南等地,並且成為當地的開基始祖。如此反而使蔣姓活動範圍大大增加。東漢末年,有一支從河南遷往山東東萊郡,三國時曹魏的蔣濟即其後裔。此期有蔣休(西漢名臣蔣翊之十世孫)自樂安遷義陽羨縣(今江蘇宜興),其子孫有遷浙江奉化之三嶺。據考證,天下無二蔣,蔣姓中國人本出自于一家。漢代以後的蔣姓,大都出自江蘇的宜興,其始祖為函亭侯蔣澄,後來中國的蔣姓人家,絕大部分都是從宜興繁衍出來的。

    3. 唐初,陳元光入閩開漳,有蔣姓將佐隨往,此期有浙江天臺之蔣姓移居浙江奉化。五代時,蔣翊的後人蔣顯,出任四明監鹽官,住在寧波城內的採蓮橋,其後代文人蔚起,成為甬上望族。宋以後,福建、廣東蔣姓已盛,元季,仕傑公(宋神宗金紫光祿大夫蔣浚明之裔)始遷奉化武嶺禽孝鄉(即今溪口鎮),此即蔣介石之先祖。明清之季,有閩粵蔣姓移居海外。

    4. 一九四九年,蔣介石敗居臺灣,蔣姓族人大批隨往。如今,蔣姓已廣布天下,尤以四川、江蘇、湖南、浙江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蔣姓約占全國漢族蔣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蔣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四十三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四七。

    家族名人

    蔣奇:東漢末年袁紹軍勢力將領

    蔣琬:三國時蜀國大臣

    蔣欽:三國時吳國將領

    蔣幹:三國時魏國大臣

    蔣士銓:清代戲曲家、文學家。詩與袁枚、趙翼並稱「江右三大家」

    蔣中正:字介石,前任中華民國總統、中國國民黨總裁、國民政府主席、黃埔軍校與政治大學校長。

    蔣經國:蔣介石之子,前任中華民國總統、行政院院長。

    蔣百里:中華民國軍事理論家。

    蔣鼎文: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高級將領。獲青天白日勳章。民國27年任陝西省主席、民國28年第十戰區司令長官、民國36年中華民國國大代表。

    蔣彥士:中華民國總統府秘書長。

    蔣宗標:中國密碼破譯第一人,重要抗戰英雄。

    蔣夢麟:教育家,曾任《新教育》主編、北京大學校長,國立浙江大學校長、教育部部長。

    蔣廷黻:歷任中華民國行政院政務處長,中華民國駐聯合國常任代表。

    蔣正華:第九、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會原主席

    蔣志光:香港無線電視藝員,亦為一名歌手

    蔣彥永:蔣彥士堂弟,大陸著名醫生

    蔣孝嚴:中華民國政治人物,蔣家第三代